當前位置:財富500強首頁 > 理財 > 新聞正文

【理財騙術】謹防“元宇宙”、虛擬幣這些投資理財?shù)泥孱^

來源于本站原創(chuàng) 2023年05月03日 閱讀(

隨著科技的發(fā)展和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。近年來以元宇宙、虛擬貨幣、區(qū)塊鏈、NFT項目為噱頭的金融創(chuàng)新類非法集資手段也層出不窮,具體方式到底有哪些呢?讓我們看下面兩個案例。

 【理財騙術】謹防“元宇宙”、虛擬幣這些投資理財?shù)泥孱^

元宇宙”“NFT”投資理財為名

行非法集資之實!

劉某利用近年來NFT的流行熱潮,在某社交網站長期持續(xù)宣傳他的NFT項目,宣稱其所持的NFT項目可用于質押,并能夠提前參與一些元宇宙游戲來賺錢。由于前期宣傳效果顯著,該NFT項目一經上線即全部售磬,隨后劉某立刻停用了這個項目網站,把募集所得資金進行多次交易、流轉,最終交易資金全部流入劉某個人賬戶,該行為最終構成了詐騙罪和洗錢罪。

近年來,打著元宇宙”“NFT”(非同質化代幣)等新概念實施非法集資開始冒頭。這些犯罪活動往往以元宇宙投資項目”“元宇宙鏈游等名目吸收資金,涉嫌非法集資、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,具有較大誘惑力、較強欺騙性,參與者易遭受財產損失。

 【理財騙術】謹防“元宇宙”、虛擬幣這些投資理財?shù)泥孱^

虛擬貨幣為名

建立非法投資平臺

2019年,高某等人利用境外服務器設立通證銀行投資平臺,對外宣稱可存儲主流虛擬貨幣理財,承諾隨存隨取,不設鎖倉,以日息千分之一至千分之八的高額回報等靜態(tài)收益模式向公眾吸收比特幣、以太坊等虛擬貨幣。同年6月,該平臺虛擬貨幣無法提取。同年7月,該平臺將儲戶的主流貨幣強制轉化成TB資產。此后,該平臺關閉并無法登陸。

林某等人以通證銀行平臺為依托,以投資該平臺可持幣生息、推薦投資人可獲得返利等高額回報為誘餌,在多地召開推介會、宣講會等方式進行宣傳、分享投資理財經驗,并通過微信推廣,鼓勵社會公眾將虛擬貨幣存入通證銀行

根據(jù)目前報案人員統(tǒng)計,經林某等人宣傳,共吸收59人的虛擬貨幣到該平臺,總價值達人民幣1500萬元以上。經追蹤調查分析發(fā)現(xiàn),相當一部分虛擬貨幣已被充值到林某的個人錢包地址中。

 【理財騙術】謹防“元宇宙”、虛擬幣這些投資理財?shù)泥孱^

樹立正確投資理念

遠離金融創(chuàng)新詐騙

元宇宙”“區(qū)塊鏈等新興概念經過非法包裝后,已經被大量運用在非法集資和詐騙等領域,投資者一定要增強理性投資意識,拒絕相關營銷。

第一,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,務必守好您的錢袋子。金融消費者在投資理財時,一定要查看企業(yè)營業(yè)執(zhí)照的經營范圍是否包含發(fā)行理財產品、對投資者財產進行投資和管理,企業(yè)是否取得理財投資相關金融牌照或經金融管理部門批準。要樹立理性投資理財觀念,切勿相信所謂穩(wěn)賺不賠”“高收益、零風險的謊言,謹記高收益必然伴隨著高風險。

第二,日常生活中增強個人信息安全意識,慎重對待合同簽署環(huán)節(jié),不與銀行、保險從業(yè)人員個人簽訂投資理財協(xié)議,不在空白合同上簽字,不隨意提供身份證、銀行卡號、密碼、驗證碼等重要信息,不隨意登錄陌生網站,不隨意點擊陌生鏈接,不隨意掃描陌生二維碼,以防個人信息被騙子冒用、濫用或非法使用,甚至危害個人名譽和資金安全。

第三,對新型非法集資套路保持警惕,對當下熱門概念炒作保持冷靜。要認清非法集資的本質,及時關注政府部門與金融機構發(fā)布的非法集資風險提示,若遇到涉嫌非法集資行為應當立刻舉報。

免責聲明: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(yè)宣傳資訊,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本網無關。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,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。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。